發布時間:2011-07-11 13:42:10
點擊數:44908 次
2007-2008年度,綜合各方面的原因,我國企業的總體調薪幅度超過了10%以上,高達11.8%,這在歷年的調薪中處于較高水平。日前,《2008中國薪情啟示錄》(以下簡稱“啟示錄”),其中提到,企業之間人才的競爭,使得人才的薪資水平一路看漲,薪資福利的提高也是企業吸引人才、保留人才的一個重要保障。
參與啟示錄調研的專家稱,在進行年度調薪時,公司一般比較側重于普遍調整與單獨調整相結合的方式,即以一定的比例適用于所有的員工,對于優秀的員工和關鍵員工再進行單獨加薪。根據調查顯示,有67.4%的企業調薪范圍都覆蓋了50%以上的人員。
同時,啟示錄也指出,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對于2009年度的加薪預期已經大幅降低。依據調查數據顯示,今年企業的總體調薪預期為6.1%,相對于2008年度的11.8%有了較大幅度地下滑。“不過,鑒于人才的競爭,企業業務的拓展以及今年CPI實際的上漲,加薪是企業必然要考慮的問題。”職場專家說,特別是對于一些高端人才,在實際的需求和供給方面仍然有巨大的缺口,為了使得企業更具有競爭力,加薪是企業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房地產行業、技術研發人員遙遙領先
2007年,房地產行業眾多企業都獲得了較高的效益,企業利益的獲得也在2007-2008年度的實際調薪中顯現出來,對于人才的渴求也使得房地產行業愿意在薪酬方面有較大地投入。在所有的行業中,房地產行業的實際調薪增幅達到13.6%,是增幅最高的行業。相關專家表示,部分房地產企業的實際調薪幅度甚至達到了20%以上。其次是高科技行業,實際薪資增幅為12.2%,傳統行業的實際調薪增幅最小,為10.5%。
根據啟示錄,薪資增幅最高的三類人員分別是:技術研發人員、銷售人員以及綜合管理人員。專家分析指出,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這些人員在人才大軍中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同時他們較高的離職率也是企業不得不重視的因素,因此企業不得不用較高的薪資來保留和吸引人才;二、綜合管理人才、技術研發人才以及市場銷售人才也是企業越來越重視的關鍵人才,他們對于企業產生的直接貢獻也比較大,職能任職者的工作成績,往往關系著整個企業的興衰成敗。
民營企業異軍突起 其他城市超越一線城市
近幾年,外商獨資企業在給付薪資方面一直占據著絕對領先的地位,在2007-2008年度實際調薪中,外商獨資企業依然表現優異,薪資增長幅度達到12.3%。
2007-2008年度,民營/私營企業異常突出,加薪幅度為11.8%,位居第二。“民營/私營企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并且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企業實力不斷增強,管理水平快速提高。”專家稱,有相當一部分的民營/私營企業把自己置身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市場中,與各種競爭對手搶占市場份額、爭奪優秀人才,較大幅度的年度調薪是他們增加企業吸引力、凝聚力的一個必要手段。
另外,薪資的增長幅度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地域差異。在年度調薪幅度方面,非一線城市的其他城市已經開始趕上甚至已經超越了一線城市。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的原因是其他城市平均薪資的基數比較小,加薪不多但是上漲比例較大;另一方面是這些城市為了促進自身的較快發展,為了吸引和保留企業需要的人才,往往會采取提高員工薪資待遇的措施。
企業福利比重持續提高 提升凝聚力作用明顯
薪酬專家指出,福利是企業薪酬體系中的重要部分,一個有效的企業福利制度不僅能激勵員工的積極性、提升凝聚力,還可以幫助企業吸引、保留人才。特別是在與市場薪資水平領先的企業有較大差距時,一些符合員工需求的福利設置往往成為企業保留人才的重要砝碼。
根據啟示錄,去年我國企業福利比重持續提高。其中,福利占薪酬比例在11%以上的企業比例也在不斷增加,說明企業在薪酬重視程度上有所增加,“在設置福利體系和福利制度時首要考慮的是能否吸引、保留人才”。上海計算機行業的人力資源經理王女士提到,“我們公司管理層已經意識到福利的重要性,尤其是今年的物價上漲和公司較高的員工流失率,已經把如何改善原有福利計劃提到日程上來了”。
在企業方面,55.8%的企業認為他們的福利體系具有很強的激勵效果,員工比較滿意。目前,外資企業在加強和完善福利體系方面已經走在了前面,國內的企業需要更加合理地配置自身的資源,采取更加符合員工需要的福利需求來增強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關新聞
非一線城市人才吸引力加大
《2008中國薪情啟示錄》中提到,近幾年隨著一線城市競爭的日益激烈,生活成本的大幅度提高,生活環境的緊張等等不利因素的出現,對人才的吸引呈現下降的趨勢。同時,非一線城市的各種基礎設施、軟件設施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對于人才的吸引力也正在逐步加強。
據了解,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一直以來都是人才工作場所的第一選擇。而目前在非一線城市的企業發展也越來越快,他們通過不斷提高企業的福利待遇,采取各種人性化措施來吸引人才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爆發,一線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由于存在大量的出口主導型企業,受到國際市場行情的影響更為直接,企業受到的困境會更多,對于人才的需求受到較大程度的抑制。而內地城市則由于出口主導型的企業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小,企業主要面對的是國內市場,因而受到的沖擊和影響也相對較小,對于人才的需求仍然較大,特別是一些高端管理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
國企和外企樂于“栽培”新人
根據《2008中國薪情啟示錄》分析,國有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比較樂于“栽培”新人,他們占到了招聘應屆生企業中的74%,高于總體分布水平。“國有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具有更雄厚的實力來培養自己的后備力量,同時,這些企業對于應屆畢業生有更成熟的培養和個人發展規劃以及相關的培養經驗。”職業專家表示,民營企業在錄用應屆畢業生方面要相對謹慎得多。
調查顯示,去年招聘應屆畢業生最多的是制造業和高科技產業。而許多企業人力資源主管紛紛表示,企業對于應屆畢業生一個很大的負面評價就是應屆畢業生“心浮氣躁”、“一點不開心就要鬧著走人”,當下應屆畢業生的離職率較高。
據調查數據顯示,“沒有個人發展機會”和“薪資水平低”是促使大學生重新找工作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