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治霾:遠水難解近渴
導語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核電治霾”成為熱門話題。不可否認,核能發電比燃煤發電污染更小,但中國的核電發展還存在諸多障礙,靠核電治霾遠水難解近渴。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核電治霾”無疑是個熱門話題。
3月3日,湖南代表團就呼吁盡早啟動桃花江等內陸核電項目建設,稱發展內陸核電將成為中國治理霧霾的必要措施。全國政協委員、中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也在同一天表示,核電對治理大氣污染效果明顯。
兩會之外,中廣核和中核集團兩大國有核能巨頭,也相繼傳出即將首次公開募股的消息。這意味著核電建設正在提速。
不可否認,核能發電與燃煤發電相比,具有更清潔、更經濟的優勢,但除去眾所周知的安全因素外,中國的核電產業還存在發展相對落后、技術標準混亂等諸多障礙,核電治霾的效果還有待商榷。
英國是最早遇到霧霾困擾的國家。1952年的“倫敦霧”事件導致了8000多人相繼死亡。這一事件直接促使英國痛下決心治理霧霾。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在1965年也啟動了大規模核電計劃,但該計劃的目的不是治霾而是盈利,嚴苛的環境政策才是治理霧霾的最大功臣。
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地方代表和企業代表為何仍然力推核電項目呢?目前來看,核電治霾的效果仍有待觀察,各方呼吁核電治霾或許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對此,作為不被代表的普通民眾,我們有什么話要說?
精品觀點
-
-
建一個核電站需要數千億元的投資,核電站和核電產業園區的涌現,將會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解決就業、拉升經濟、增加稅收,這些都是地方政府的政績。舉個例子,秦山核電站讓所在地浙江海鹽縣從全國落后縣一躍成為全國百強縣。20年來,海鹽生產總值(GDP)提高了36倍,地方財政收入提高了近10倍。與核電相關的產業,年產值...
建一個核電站需要數千億元的投資,核電站和核電產業園區的涌現,將會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解決就業、拉升經濟、增加稅收,這些都是地方政府的政績。舉個例子,秦山核電站讓所在地浙江海鹽縣從全國落后縣一躍成為全國百強縣。20年來,海鹽生產總值(GDP)提高了36倍,地方財政收入提高了近10倍。與核電相關的產業,年產值在數十億元以上。在政績驅動下,地方政府有充分理由力推核電項目。
[展開]
-
-
建核電僅僅是從經濟角度來考慮嗎?當然企業投資項目說不是為了盈利僅為公益,這個也沒有人會相信。核電最大的優點就在于發電時對環境的影響比較小,沒有粉塵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的排放,但是如果發生核事故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核電項目的審批、設計、建設、運行周期都比較長,在安全...
建核電僅僅是從經濟角度來考慮嗎?當然企業投資項目說不是為了盈利僅為公益,這個也沒有人會相信。核電最大的優點就在于發電時對環境的影響比較小,沒有粉塵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的排放,但是如果發生核事故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核電項目的審批、設計、建設、運行周期都比較長,在安全上面的投入也非常大。
[展開]
-
-
哪些因素形成霧霾,到底有沒有真正搞清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現在所謂的新能源到底又有多少人搞清楚,太陽能算清潔吧,可轉換太陽能的光弧設備晶硅用了幾年后就得報費,這會嚴重的污染環境、土壤。電動車算新能源吧,可電池用不到二年,電池污染那更不用說了,現在全國各地土鑲都是這超標那超標的。風能清潔吧,它有...
哪些因素形成霧霾,到底有沒有真正搞清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現在所謂的新能源到底又有多少人搞清楚,太陽能算清潔吧,可轉換太陽能的光弧設備晶硅用了幾年后就得報費,這會嚴重的污染環境、土壤。電動車算新能源吧,可電池用不到二年,電池污染那更不用說了,現在全國各地土鑲都是這超標那超標的。風能清潔吧,它有可能改變一個地方的氣候呢。還有很多地方為了一己私利向全世界進口垃圾,造成臭氣熏天,污水橫流,嚴重破壞環境,代表們,你們又了解多少?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