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工潮”凸顯勞動力市場困境
導語
裕元鞋廠日前因社保等糾紛發生罷工,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而三年前該廠也曾發生過類似事件,工人罷工的理由是反對廠方“減少加班”。幾年間,員工訴求不再局限于收入而是對企業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裕元兩次罷工:從要加班到要社保
因社保等糾紛,臺資企業寶成旗下的東莞裕元鞋廠日前發生大規模罷工。寶成是全球最大運動鞋制造商,為耐克、阿迪達斯等多個品牌代工。
2011年底,裕元鞋廠也曾發生類似事件,起因是員工反對廠方“減少加班”。據媒體報道,在這類制造業企業中,加班工資占員工月收入的近40%。這意味著在當時收入仍是員工考慮的首要問題,但短短幾年間,這一情況已發生變化。
上個月,IBM深圳工廠的1000名員工因不滿工作關系轉入聯想而罷工,盡管IBM和聯想都承諾在轉移過程中,薪資和其他福利不會削減。而去年11月,諾基亞東莞工廠發生罷工,主要原因是諾基亞將手機業務部門出售給微軟后帶來的管理調整。
廣東發生的幾起糾紛是中國勞動力市場矛盾的縮影,種種跡象表明,如今員工的訴求不再局限于收入福利、而是對維護自身權益和企業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適齡勞動人口減少增強員工底氣
從供求關系看,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是員工底氣漸強的主要原因。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由于生育持續保持較低水平、老齡化速度加快,2012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比上年減少345萬,這是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相當長時期里首次出現下降。而人社部統計則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十大城市部分崗位出現明顯供不應求局面。其中,電子元件器件制造、鞋帽制作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比例高達2:1,相當于兩個崗位爭搶一個員工。用工緊缺給了員工更多議價空間,裕元鞋廠在2012年前后兩次罷工中的訴求變化也印證了這一點。
另外,獨生子女政策和經濟快速增長也讓新生代員工不愿在嚴苛的環境下工作。
調查發現,新生代畢業生對雇主的期望排在前五的分別是: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則、對員工的尊重、提升個人核心能力的機會、完善的福利待遇以及和諧的內部人際關系。這與過去工人養家糊口的需求完全不同。
去年三季度末,以管理嚴格著稱的廣東制造業企業較上年末減員26萬人。聯想雖被認為是中國公司中的優秀雇主,但在上個月的罷工事件中,仍有半數工人決定接受遣散費離職,而不是繼續為聯想工作。這似乎說明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發展服務業有望緩和勞資矛盾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4%,創下20個季度以來新低。另據海關統計,3月出口下降9.2%,跌幅遠超預期。經濟下行正迫使企業縮減成本,從而加劇勞資雙方矛盾。
制造業因具有勞動密集和出口導向的雙重特性而首當其沖。根據中國勞工通訊的研究報告,大約40%的工人群體性事件發生在制造業。隨著新生代員工成為工人的主要群體、中國員工與雇主的議價能力將逐漸增強,經濟發展的利益將向員工傾斜,而罷工等員工維權活動可能會有所增加。
不過,服務業的發展有望使勞資雙方的矛盾得到緩解。2013年,中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首次超過工業,同一年,出國留學生與歸國留學生人數差距急劇縮小至6萬人,僅為2012年的一半。發展服務業對中國人才市場的積極作用正在顯現。
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可以分流制造業就業,而技術密集型服務業可以吸納更多新生代畢業生,發展服務業可以有效整合國內勞動力市場。
精品觀點
-
-
現在真的是勞動力緊缺了嗎?好好看看吧,一邊是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幾十人爭搶一個崗位,一邊是說工廠缺工人,用工荒。是我們的社會價值觀有問題吧?始終把勞動的多的、辛苦的排在最后,付出與收獲不相等,才有今天的局面。罷工也好,我們工人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