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20 11:27:31
點擊數:44674 次
8月份是大學畢業生的入職季,第一份工作的薪資是他們尤為關心的。近日,蘇州大學教育學院2009級的6名同學對蘇州企業青年群體的薪資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以期幫助大學生們更好地自我定位。參與本次調研的300位青年都分別就職于蘇州地區不同性質的企業,他們大多屬于大學畢業不久的80后,其中81.1%的人有?/本科以上的學歷,工作年限多在3年以下,有54.1%的受調查者在18—25歲,38.52%在26—35歲之間。與老一輩的企業員工相比,他們的知識水平、工作狀況、薪資待遇也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
薪資期望值過高,與實際月收入差距1000元
調查中發現,企業中的大部分本科畢業生對自己的第一份薪資的期望值普遍偏高,其中45.6%的人期望自己的月收入在3500以上,36.1%的期望值為2500—3500元間。而根據調查,這與他們的實際月薪落差達1000元以上。數據顯示,68.22%的蘇州地區剛入職的應屆畢業生實際收入在3500元以下,其中39.83%在2500—3500元間。這種偏高預期,導致了高校畢業生普遍對自己的薪資表現出不滿意,從而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
不同性質的企業,員工收入水平有著顯著不同。其中外企平均薪資為4337.8元,國企3663.8元,中外合資企業為3013.9元,私企為3274.5元。可見外企的高薪資也成為吸引廣大青年人的重要原因之一,相比較國企的穩定,外企給予的是更大的挑戰與發展空間,青年人正值創造時期,接受挑戰,處理危機,相信能夠為個人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
地域、專業、崗位性質不同,薪資各有差異
事實上,高校畢業生的起薪工資主要受到學歷層次、實習和工作經驗、工作崗位、工作地點、工作單位性質等的影響。不同性質的工作單位,員工的收入水平有著顯著不同。
相較于老一輩人的國企等單一選擇,現代的青年群體尤其是大學生的發展更趨向于多元化,他們擁有更多不同的發展空間得以鍛煉。當前80后大學生群體所任職的企業從國有企業到私有企業、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都有涉及。調查數據顯示,在外企工作的畢業生占31.8%,在私營企業就職的占47.3%。在這幾類不同的企業中,平均薪資待遇排首的屬外企,約為4337.8元/月,比其他類型的企業高出近千元,這也成為廣大青年人對這類型企業趨之若鶩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在的青年人在校所學專業豐富且大都是極具個性的,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一,所選擇的職業類型也各不相同。其中大致分為六個方面:技能型、研究型、管理型、社交性、事務性及其它。其中最主要的分布是在技能型以及管理型,占總人數的56.38%。在所屬部門方面,技術研發部門占到25.51%,人力資源部門占到12.76%,計劃營銷部門占到20.58%,服務部門占到24.48%。而根據所在部門的不同,薪資收入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
調整心態合理定位,理性對待人生“第一桶金”
資深顧問顧家棟先生表示,大學生首先要清楚自身第一份工作想要獲取的是什么。一個人的第一份工作是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在人生職場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個時候過于看重薪資往往會容易失去一些很好的鍛煉機會。大學畢業生應當考慮自身工作能力,調整好心態,做好正確的自我定位,根據就業實際來調整自己的薪資期望標準。并在工作中不時地反思自己:“我能做什么?我應該做什么?”不斷地去實現與提升自我價值,逐步獲取高額的薪資!艾F代青年人在就職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忍耐力、要懂得尊重他人;在如今信息瞬變的時代,更應該注重信息的調整,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多在實踐中磨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