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目前還處于較低端水平
發布時間:2014-05-12 新聞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據自動化英才網了解在過去30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得益于制造業的發展,中國雖有“世界工廠”的稱號,但不可否認中國制造業的主要產能集中在低附加值部分,處于產業經濟學中“微笑曲線”(Smiling Curve)的底部區域。
“微笑曲線”是一個產業經濟學概念。產業鏈是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制造,再到銷售服務的一條長鏈,從利潤空間看,鏈條兩端段的附加值較高,而中間段的附加值較低,由此形成了一條類似微笑臉型的曲線,故稱“微笑曲線”。所以,處于“微笑曲線”兩端段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服務是利潤豐厚的區域,而且盈利模式通常具有較好的持續性;而處于笑臉中間底部區域的生產制造只能獲得較薄的利潤,而且由于相對較低的進入門檻,這一部分競爭激烈,可替代性強,又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
就全球產業鏈來看,中國是處于“微笑曲線”中間區域的生產制造部分,“中國制造”早已聲名遠揚。世界貿易組織(WTO)最新統計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2013年進出口貿易額達到4.16萬億美元,約占同年全球貿易總額的12%。而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統計,制造業作為第二產業的核心部分,在中國GDP中的所占比例持續高于30%。可以說,中國經濟過去30年的高速增長與制造業的發展密不可分,“中國奇跡”的誕生過程中制造業功不可沒。
中國能夠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制造業大國,有著很強的歷史和國情因素。從資源稟賦角度看,傳統上中國屬于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國家,人口紅利優勢明顯而且環境成本低,而低端制造業恰恰是勞動密集型和較高污染型產業的典型代表。充裕的低成本勞動力供應,以及對環保的低要求,不斷吸引著跨國企業將工廠設在中國,從而使得中國在產業鏈體系的國際分工中占據了生產制造者地位,成為世界工廠。伴隨著“世界工廠”的盛名,中國的基礎設施和工業化程度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是中國制造業也長期受困于“微笑曲線”的低附加值的底部區域。制造業雖然規模宏大表面風光,實際利潤卻薄得可憐。以蘋果iPhone5C手機為例,據iSuppli數據分析,在650美元的售價中,生產制造部分的成本約為226.85美元。但需要說明的是,這個生產制造成本中包括了屏幕、閃存、中央處理器、藍牙、全球定位系統等產自歐美韓日的重要部件,真正的整機組裝成本僅為15美元,也就是說,在蘋果手機650美元的價格中,作為產品的組裝者,中國制造業僅僅分得2.3%的微小部分。
誠然,中國制造業想要走出“微笑曲線”的底部區域絕非一夕之功,雖然過程會遇到諸多挑戰,但是通過高新技術實現產業升級和發展制造業周邊服務業是必經之路,逐步實現自動化生產、自動化控制。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