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萬/200:我電纜行業深陷專業人才青黃不接困境
發布時間:2013-08-16 新聞來源:一覽電纜英才網
電線電纜工業是當今中國電工電器行業中僅次于汽車整車制造業的第二大產業。目前全國共有線纜企業近萬家,2012年行業的總產值達到了1.2萬億人民幣。經專家預測,今年市場對線纜的總需求或將超過1.6萬億人民幣。
“2012年年底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從業人員多達93萬人,而全國每年電纜專業畢業的本科生中進入電纜工業工作的僅為100~200人。”7月底,哈爾濱理工大學常務副校長趙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93萬/200,這樣的數據對比顯示出在中國線纜企業內,電纜專業本科生占比非常小。中國線纜行業深陷專業人才青黃不接的困境。
中國的線纜產業如此之大,但其中的專業人才情況卻無法與產業規模匹配。講到線纜專業人才,就不得不提線纜基礎教育的問題。放眼世界,歐美發達國家大多實施的是通才教育,在美國、加拿大,電氣工程專業中研究電力系統自動化、電力電子、電機的教授多些,研究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的少些,在電纜工業工作的工程師大多來自相關專業。
中國目前開設線纜專業的本科類院校只有3家,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哈爾濱理工大學。據有中國電纜行業“黃埔軍校”之稱的哈理工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電纜專業的大學生中真正進入電纜工業工作的也許只有每年100~200人。
專業人才對線纜行業來說至關重要。中國是線纜生產大國,而非生產強國,中國線纜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較發達國家來說有不小的差距。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主要從事中低壓線纜等中低端產品的生產,而船艦電纜、機器人用電纜等高端領域產品則主要依靠進口。誰都知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那么誰來創新呢?基本還得依賴基礎知識扎實的專業人才。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電纜工業,人才需求也很大,但人才緊缺的問題卻日漸突出。據有關調查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2013屆所有畢業生中已被企業錄用的僅占27.5%,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很明顯。但是,電纜技工類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卻超過了95%。
我國電線電纜行業要想實現穩中求進,實現行業經濟穩增長的目標,全力打破專業人才困境已成為當務之急。要想打破這一困境,絕非一人可以完成,需要中央政府相關部門、電纜行業招聘平臺、商會、線纜企業、線纜教育機構以及學生自身等多方共同努力。
【打印】 【關閉】